初学心理咨询的人往往会把教材当《圣经》,当做咨询行为的“规范”。
其实,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求助者的问题是千姿百态的,有时候并不完全象《圣经》所讲的那样“世界上原本没有风,上帝说我要风,于是就有了风”那么的简单。
古人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就是这个意思。
我也曾是一个初学者。
记得老师告诉我说“我们有两只耳朵,一个嘴巴,就是要少讲而多听”,我牢牢的记住了这句话。
第一次面对求助者,我很紧张。
我按照老师的教诲尽量的少讲话,尽量的多倾听。
在咨询过程中,我目光专注,身体前倾,面部保持着2度的微笑,间或给予求助者一些善意的回应,象战士一样,按照“《步兵操典》”的规定完成了全部的“战术动作”。
求助者临走前问我说:“老师,你看我有什么毛病啊”。
其实我知道求助者问题的所在,但是按照教材规定,我还需要“补充资料”。于是我回答说:“现在还不好说,因为第一次咨询只能搜集临床资料,等下次咨询补充资料后,我再告诉你,好么”?
求助者泱泱的走了。
求助者出门后,对随同的妈妈说:“我讲了很多,他说得很少,我们花了钱,他只听我讲故事,什么都没说。我看不是我有毛病,而是这位心理咨询师有毛病”
听到这句话,我的脸一下子红了。
求助者咨询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我“窥伺”的欲望,而是为了寻求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如果第一次咨询的目的是为了“搜集资料”;
如果第二次咨询的目的是为了“补充资料”;
如果第三次咨询的目的是为了寻找统计学依据;
如果第四次咨询的目的是为了和一个内行的人讨论一个外行的问题(“制定咨询方案”)
如果我们的心理咨询到了第五次、第六次依然不能向求助者提供帮助的话,那只能说明我们心理咨询师真的有“毛病”了。
你所有的,不是他所需的;
你所给的,不是他所要的。
求助者会有耐心接受我们的咨询并帮助我们“成长”吗?
即使有这样“好心”的求助者,自己愿意花钱帮助我们成长,那一定也一个是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绝对不属于我们的工作范围了。
我在初诊接待的时候,把初诊接待的45分钟分解为三个阶段,即“倾听阶段”、“ 资料辨析阶段”和“心理抚慰和具体建议阶段”。
我把这三个阶段称之为“初诊接待中的三阶段论”。
第一阶段:倾听阶段
这个阶段大约需要15分钟。
倾听是建立关系的开始。在这个阶段,我主要采用开放式问话并且是少讲而多听,鼓励求助者说话,鼓励并引导求助者说出他(或她)想说的任何话。
倾听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利用最短的时间,搜集最多的信息,以形成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整体印象。
倾听阶段的结束语:“刚刚听了你的情况,我非常感动,你在……,是这样吗?”中间省略部分,可以是“内容反应”,也可以是“情感反应”。
第二阶段:资料辨析
这个阶段大约需要15分钟。
求助者在第一个阶段的倾诉中,会对自己的心理问题进行掩饰。求助者在倾诉过程中会有许多没有临床价值的“赘语”。
第二个阶段,我主要是根据刚刚形成的初步印象,对求助者提供的临床资料进行辨析并提出我的疑问,与求助者进行认真的讨论。
第二个阶段的目标,是搜集有临床价值的资料并以去伪存真,找出求助者出现问题最有可能的原因。
第二个阶段的谈话开始的句式为:“你刚才提到了……但我有些不太理解,我能问你几个问题吗?”得到对方的首肯以后,我们就可以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辨析了。
在对倾听阶段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甄别、辨析以后,我对基本事实和求助者的问题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
咨询进行到这个阶段,心理咨询师就基本掌握了求助者的情况,把握了咨询的主动权。
注意:资料辨析阶段包括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发生时间、强度、身心社会功能的影响及泛化程度进行了解。
第三阶段:心理抚慰和具体建议阶段(15分钟)。
求助者倾诉不是目的,寻求心理援助才是目的。所以我在每一次咨询结束以前,都要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做一个总结。
具体做法是:站在求助者的立场,为求助者着想,对求助者进行心理抚慰的同时,给求助者一点小小的建议并安排求助者做家庭作业。以便求助者下次前来咨询的时候,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每个求助者的情况都不相同,所以以上说法也只能作为心理咨询初诊接待时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