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公告:彼岸心理立足心理科技发展,创意打造的专利产品——减压放松舱,它基于经典,受《心经》之启发,研发出的一种心理咨询辅助治疗舱,它集人体六感(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共同作用,迅速将人带入沉浸式体验中,它集裸眼5D全息光影技术和HRV身心反馈训练系统为主,具体采用生物反馈技术、音乐治疗、催眠治疗、同频共振按摩及芳香精油雾化安神疗愈等综合方式为一体的情景声光电空间。
心理咨询与治疗
罗杰斯治疗
发布者:彼岸心理咨询  发布时间:2009-08-27  浏览次数:2244

简介

  罗杰斯治疗是罗杰斯(1902—1987年)所创建的一种心理疗法,被公认为人本主义疗法的代表。人本主义疗法是现代心理治疗中的“第三种势力”,采用的途径与心理动力学和行为疗法不同,认为不正常的行为,不能光靠探求无意识记忆或者改变反应来纠正,相信病人只要得到治疗者的温暖和鼓励,发挥出他们内在的潜力,完全有能力作出合理的选择和治疗他们自己。

 
罗杰斯简介

  卡尔.罗杰斯(Carl.Ranson.Rogers 1902-1987)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家和发起者、心理治疗家,被心理学史学家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
  1902年1月8日罗杰斯生于美国伊利诺斯的奥克派克。是家中的六个子女中的第四个,父亲是位成功的土木工程师,母亲主持家务,同时也是位虔诚基督教徒。
  卡尔·罗杰斯12岁的时候,全家迁至一个离芝加哥30英里的农场,在那里度过了他的青年期,由于严格的家教和繁琐的家务,卡尔变得孤僻、独立和自我约束。
  1919年考入威斯康星大学,选读农业,后转修宗教,于1924年获威斯康星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在此期间,他作为“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被选派到北京学习六个月,他说,他的新的经历扩展了他的思考,于是他对自己的一些宗教基础观念开始质疑。大学毕业后,卡尔不顾父亲的反对,与海伦·埃莉雅特(Helen Elliot)结婚,并在纽约安家。考上纽约联合神学院——著名的自由宗教研究机构,二年后转到哥伦比亚大学读临床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1928年获文科硕士学位,193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他曾出任纽约罗切斯特“禁止虐待儿童协会”儿童社会问题研究室主任,罗切斯特儿童指导中心主任,1940年他成为俄亥俄洲立大学心理学教授。1942年,他的《咨询与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新概念》一书问世。1945年,他供职于芝加哥大学,出任咨询中心执行秘书。离开芝加哥后,他回到母校威斯康星大学,任心理学教授。1962年-1963年,人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研究员,以后又到佳利福尼亚西部行为科学研究所和哈佛大学任职。曾任1946年-1947年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49年-1950年美国临床和变态心理学会主席,还担任过美国应用心理学会第一任主席。 1951年,他出版了《患者中心治疗:它目前的实施、含义和理论》一书,十年后《成为一个人:一个治疗者的心理治疗观点》问世。
  在1927年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罗杰斯主要从事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时间和研究。他以首倡患者中心治疗而驰名。他还在心理治疗的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人格的"自我理论",并把这个理论推广到教育改革和其他人际关系的一般领域中。1956年,他提出心理治疗客观化的新方法,并因此获得美国心理学会的卓越科学贡献奖。1972年,又获美国心理学会卓越专业贡献奖。

 
起源

  最初在1942年,罗杰斯称他的治疗为“非指令性治疗”,1951年定名为“以病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与传统的心理治疗相反,罗杰斯治疗的医生不以权威或专家自居,而像一个有专业知识的伙伴或朋友,与病人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使病人感到温暖并产生信任感。:治疗者不对病人发出指令,也不进行调查、解释或分析。因而治疗中既不采集病史,也不下诊断。治疗者不控制治疗的程序及内容,只决定治疗的时间和长短。治疗过程集中在患者的思维和情感上。治疗者耐心倾听病人的陈述,抱着充分理解和宽容的态度,通过重复病人所说的话,对病人陈述中的情感作出反响,以便让病人尽量表达和暴露自己,充分体验到他的情感和自我概念的不协调,将此揭露出来加以改变,就能使病人有所进步。
  罗杰斯治疗的理论根据,是认为人类有自我实现的潜力,能够了解自身,使生活态度和行为产生建设性的改变。病人的这种潜力,在与治疗者建立起融洽的关系后,就能得到释放和发挥,罗杰斯治疗的关键乃是医患关系。

 
主要特点

  (1)以病人为中心
  罗杰斯治疗与精神分析和行为治疗不同, 不是靠探究无意识领域或改变反应形式来纠正不正常的行为,而是动员患者内在的自我实现潜力,使病人有能力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治疗他们自己。罗杰斯强调,整个医患关系应以病人为中心。治疗是非指令性的,所有的情况都由病人提供,治疗者必须暂时放弃自己的看法和判断,对病人不作评价,对其意图不作探究和分析。治疗者的责任是创造一种良好的气氛,使病人感到温暖,不受压抑,受到宽容和充分的理解。治疗者这种真诚和接纳的态度,会促使病人重新评价自己和周围事物,并按照新的认识来调整自己和适应生活。例如一名口吃的女孩,对许多事恐惧,感到自己无能,当她发现治疗者对她的态度完全不同于父母和老师时,她想:“这个医生能够接受我,即使我有明显的缺点,那么为什么我不能接受自己呢?”这往往是转变的第一步。当她逐步理解到自己的价值,放弃了那些歪曲的、不真实的自我概念时,她就会认识到,她所不能接受的是母亲要求她说话字字正确,给人留下好印象,以致每当成为大家注意的中心时总感到不舒服。“即使在别人面前显得笨拙,那又有什么要紧呢?我是一个害羞的人,但至少我对人是真诚的,从不虚伪。”最终使病人更准确地接受她真正的情感和态度,并相应地校正她理想中的自我。这一转变过程,是真诚的医患关系所导致的。
  (2)把心理治疗看成是一个转变过程
  罗杰斯认为,心理治疗主要是调整自我的结构和功能的—个过程。一个人有许多体验是自我所不敢正视和不能清楚感知的,因为面对或接受这些体验,与自我目前的结构不协调,并使其感到受威胁。
  治疗者如同一个伙伴,就像是可以接受的改变了的自我,帮助病人消除不理解和困惑,产生一种新的体验方式,而放弃旧的自我形象。心理治疗实质上是自我的学习过程。如果不建立适当的医患关系,这种学习过程就不会产生。从外部可以把心理治疗看作是:“通过人际关系来改变人的行为。”罗杰斯指出,这种关系的主要成分是态度,而不是理论,教科书并不能传授心理治疗。研究证实,治疗成效取决于治疗者的态度,而不是他的知识、理论和技巧。只有以病人为中心治疗所建立起的人际关系,才能使病人成为他应有的样子,实现治疗的真正目标。
  病人是一名辍学青年,工作纪录不佳,没有明确的生活目的,在女人中厮混,曾因流氓行为被拘留过。最近由于酒后开车被吊销了驾驶证。他原以为治疗者会以权威者的口吻对他说教。当然,事实并非如此。借助于容忍的气氛,他愈来愈多地谈到自己,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审视自己。治疗者给予鼓励和支持,使他逐步认识到行为的愚蠢,生活的漫无目的,但不知道如何成为一个成熟的人。以往遇到麻烦他总是归罪于别人,治疗深入后他才知道,生活中遭受的挫折只能责怪自己。他一直过着不负责任的生活,讥笑那些安分守己的人。由于他内心不协凋,支持这种玩世不恭的轻率态度,而事实上他还是羡慕生活充实的人。治疗者对他接纳的态度,使他也能容忍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同时激发出自我实现的潜力,使他的自我概念趋于完整,与情感体验更协调一致。不再干傻事,接受现实的价值观,对未来的生活具有责任感和信心。
  (3)非指令性治疗的技巧
  与一般的指令性心理治疗比较,罗杰斯治疗反对操纵和支配病人,很少提问题,避免代替病人作出决定,从来不给什么回答,在任何时候都让病人确定讨论的问题,不提出需要矫正的问题,也不要求病人执行推荐的活动。
  罗杰斯治疗采用的治疗技术,从最常用的开始,依次为:
  ① 认识病人方才以某些方式表达的感情和态度;
  ② 对病人从一般举止、特殊行为和以往谈话中表达出来的感情和态度进行解释或认识;
  ③ 提出交谈的话题,但是让病人发表意见和展开来谈;
  ④ 确认方才病人谈话的中心意思;
  ⑤ 提出一些非常具体的问题,答案只限于“是”或“不是”,或提供具体情况;
  ⑥ 解释、讨论或提供与问题或治疗有关的情况;
  ⑦ 用病人对治疗的反应来说明和解释交谈的情况。
  罗杰斯为了避免操纵病人,在交谈时往往只是简单地点点头或嘴里“嗯”“啊”应着,似乎是在说: “好,请继续说下去,我正在听着。”因而他曾被称为“嗯啊治疗先生。”有人经过言语操作性条件试验,证实这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它能强化病人的言语表达,激发病人的情感,使病人进一步暴露自己,并随之产生批判性的自我知觉。
  不同于其他心理治疗的特点
  (1)治疗者应采取一定的态度,这是治疗取得效果必需的条件;
  (2)治疗心理障碍时,是根据治疗能使心理进一步成长的事实,而摒弃医学模式;
  (3)治疗者的作用,仅限于根据病人当前的感受和体验,与之建立关系;
  (4)注意的中心放在病人的现象学世界上;
  (5)治疗成功的标志,是病人的态度发生转变,更直接地体验到自己的情感,随着治疗的进展,病人的生活能力日益提高;
  (6)治疗的动力是人们普遍具有的自我实现趋势;
  (7)治疗所关心的是人格改变的进程,而并非人格的结构;
  (8)强调必须继续研究‘,以便获得有关心理治疗的实质性知识;
  (9)同样的治疗原则,适用于各种人,不论他们被诊断为“精神病人”、“神经症患者”或“正常人”;
  (10)把心理治疗看成各种建设性人际关系的特殊例子,广泛接受心理治疗领域内的各种知识;
  (11)从实践经验中建立理论,并不断丰富其内容,而不是把经验加以歪曲,以符合既定的理论假说;
  (12)关注心理治疗实践中产生的哲学问题。罗杰斯治疗与其他心理治疗最主要的一个区别,是认为现有的医学模式,包括诊断系统和专门治疗,完全不适合于心理障碍的人。

 
理论基础

  罗杰斯治疗的理论是通过临床实践,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形成的,而不是从空想或实验室公式中推导出来的。1942年罗杰斯提出一个简单的理论,后来经过几次充实,有时作了根本性的修正。它是有关治疗过程的理论,而不是人格结构的理论;是一个对影响人类行为因素的综合理论,而不是弗洛伊德学说那样的起源学理论。
  罗杰斯治疗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四个方面:
  (1)实现的趋势
  这是对人类基本特性进行多年观察后得出的结论。它假定人类和所有的生物,不论是植物或动物,与生俱来就有一种不断发展、增长和延续其机体的趋势。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婴儿在正常环境中的生长过程,他将逐步学会行走,尽管跌倒、失败和受挫,最终将学会各种动作。在心理方面也是如此,只要有生长发育的条件,有机体的这种自我实现趋势会克服各种障碍和痛苦。
  许多学者也持同样观点。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生物学家阿尔贝特·森特—乔盖依从一生的工作中得出结论:生物体内肯定存在着一种动力,推动它不断完善自身。在细胞水平上和整个生物体中,他都以实例证明了这种动力的存在,为生物体的实现功能这一概念提供了坚实的论据。
  无数的环境因素可能妨碍人类机体的实现趋势。被这些生理上和心理上有害因素包围,实现趋势可能受阻或完全停顿下来,产生一些歪曲的、奇特的、不正常的表现,对社会形成具有破坏性而不是建设性的力量。在这方面,人类与其他生物体没有根本区别,只是更加复杂一些。人类正常的实现趋势被歪曲或受阻时,可能形成多种多样的反应形式
  (2)自我概念
  罗杰斯认为,自我乃是一个人对他自己的概念。这个自我形象是通过与环境,特别是与其他人对他的评价相互作用后逐步建立起来的。一个人对他人的反应方式取决于这一自我概念。对任何一个新的体验都可能产生三种不同的反应:①与自我概念相结合,融为一体;②对其不加理 ;③产生歪曲的反应。
  当新的体验与个人的自我概念不一致,或被视为对自我概念的威胁时,就容易产生后两种反应。
  自我概念非常刻板的人,在适应新环境方面容易遇到困难。罗杰斯认为,以病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过程,是通过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减轻病人内心的压力,使其不致于歪曲或拒绝与自我概念(理想化的自我)不一致的体验。
  (3)体验
  它是对客观事物和可以意识到的机体内部过程的态度。但在治疗方面有其特殊的含义,通常称为“充分体验”。吉德林(1962,1978)曾详细说明了这一概念,并发展了一种“集中注意法”来帮助病人,使其集中注意力,一步一步向下向内,直至产生可以觉察到的生理和内脏的感觉变化。这是治疗过程的关键。当注意力集中于以往被否认的体验,用接纳的态度对它进行充分体验时,就会给治疗带来转机。
  内脏变化的体验并非出于想象;Don(1977—78)提出,当一个人精神内守,用容忍和非批判的态度专心体察自身的感觉,就可以产生感觉上的变化。病人可以指出它在记录带上的位置,它是一种躯体可以感受到的释放,在这一时刻有独特的脑电波型,而在此之前脑电图上出现稳定的a节律,证实这种体验伴有生理上的改变。
  可以和病人谈论他的体验。例如在一次交谈时,发现病人对他父亲显然有否定的情感,当治疗者说:“你大概正在生他的气吧?”,病人回答:“不是”;“感到痛苦吗?”,“这也不确切”;“那么,是轻蔑他吧?”,“是的,正是这样!”病人接着说下去,打算探索这种情感。显然,也曾同时感受到某些内部的生理改变。这种形式的体验,是治疗过程中发生改变的主要成分之一。
  (4)不协调
  它是指机体的体验和自我概念之间的不一致。当它消失时就可以证明在治疗中确实存在。例如,一个人的自我对别人(配偶、母亲或其他人)并无敌意,但当他与自己的机体体验接触时,却发现自己充满了怒气。“我对他感到生气,.我是一个有这种感情的人。”此时他的自我概念已明显改变。
  当存在高度不协调时,实现的趋势就会混乱或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自我概念受实现趋势的支持,使这个人努力奋斗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另一方面,机体力求满足本身的需要,它与自我概念和意识中的愿望可能大相径庭。这时,自我向一个方向活动,而机体却朝向另一个方向,造成情感和理智的脱节。不协调是产生焦虑的根源,这种冲突在治疗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相关背景

  历史 罗杰斯是一位心理学家。他很早就从自身的业务中认识到,如果得到充分的理解和爱护,儿童和成人都有能力自主地改变他们的生活。罗杰斯对道德教育和宗教失去信心,对心理学的测验方法和精神病学的诊断和解释方法也不满意。他利用直观、经验和研究,发展了这种独特的治疗。
  30年代,罗杰斯在纽约的Rochester指导中心,观察了治疗者行为对病人的影响。40年代初,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对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作了系统研究,撰写了《咨询与心理治疗》一书,书中列举了病人与治疗者谈话的实例。1945年至1957年,他在芝加哥大学继续作治疗、研究和教学工作。1951年出版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书中包括罗杰斯治疗的理论以及在个别心理治疗以外的应用。1957年至1964年,他到威斯康星州立大学从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尝试,结果不够理想。后来在加利福尼亚州建立了一个中心,训练治疗者和机构领导人。目前他正积极应用这一原则,来提高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
  技术 罗杰斯治疗时,给予病人充分的时间和注意,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和步调来探索其处境。治疗者必须以真诚、耐心和理解的态度,与病人建立融洽的关系。治疗者如能敏锐地觉察到病人陈述中的情感,对病人不做个人判断,抱接纳的态度,就能够帮助病人体验到他的怒气或其他情感,而这些情感是使他产生紧张、躯体反应或人际关系问题的根源,以往被自我概念排斥而未觉察到。如果病人对治疗者产生移情,应将它反响回去并不作解释。这样就能创造一种独特的气氛,使病人感到他是独立自主的,而不像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受到他人的评价、拒绝或劝说的影响。这样就可以帮助病人从消极防御的情感中解脱出来,随之产生健康的和自我实现的态度。
  学习以病人为中心的治疗,需借助录像和视听装置,经过若干年专门训练,学会对情感进行反响的技术。这一技术曾帮助过众多教育家、企业经理、政府官员和父母。本疗法可以应用于人与人相互影响的任何场合。主要适用于有主动性和能交往的病人,而不适于精神病人,患躯体病者、沉默和有抵抗的病人,以及需要做出诊断和评价的病人。
 
 
心理书籍
《快乐的人愈快乐》
《心灵处方》
《我是谁》
《我遗失了时间》
《重塑心灵》
《少有人走的路》
【心理书籍】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
【心理书籍】纯粹人格
心理影片
《赶走你的忧郁》
【影片】香草的天空
【影片】心理游戏
【影片】心灵的成长
【影片】本能2
【影片】心灵捕手
【影片】海上钢琴师
【影片】楚门的世界
最新咨询留言
[]:心里咨询..
[]:..



 
中华讲师网 百度 隐先生心理咨询网 中华心理教育网 快乐与财富a 中国青年网 土豆网 中国心理学家大会 巧顾网
大中华EAP网
版权所有 © 彼岸心理咨询石家庄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冀ICP备09033107号
地址:石家庄长安区光华路15号中金大厦底商 彼岸心理   电话:18033871637(徐老师) 18633465319(刘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