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需要找心理医生呢?我们可以参照以下几点:
· 生活中遇有重大挫折时,自己很难承受者
· 工作压力大,无力承受而又不能自行调节者
· 初涉世事,对新环境适应困难,经受挫折后,精神一蹶不振者
· 过分自卑,经常感到心情压抑者
· 在社会交往方面,自感有障碍的人(如怯懦、自我封闭等)
· 在经历了失恋、离婚、丧偶等情况之后,心灵创伤无法"自愈"者
· 婚姻及家庭关系不和睦,渴望通过指导改善者
· 下岗、退休后,心情苦闷、难以自我调整者
· 患有某种身体疾病,对此产生心理压力者
· 时常厌食或暴食者
· 睡眠状态发生改变的初始期失眠者
· 轻度性心理障碍者
心理健康标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络认为心理健康的人要具备下列品质:
( l)对现实具有有效率的知觉;
(2)具有自发而不流俗的思想;
(3)既能悦纳本身, 也能悦纳他人;
(4)在环境中能保持独立,欣赏宁静。
(5)注意哲学与道德的理论;
(6)对于平常事物,甚至每天的例行工作,能经常保持兴趣;
(7)能与少数人建立深厚的感情,具有助人为乐的精神;
(8)具有民主态度,创造性的观念和幽默感;
(9)能经受欢乐与受伤的体验。
美国学者坎布斯(A.W.combs)认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应的4种特质:
1.积极的自我观念。能悦纳自己,接受自己,也能为他人所悦
纳,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能面对和处理好日常生活中遇
到的各种挑战。尽管有时也可能会觉得不顺心,也并非总为他
人所喜爱。但是肯定的积极的自我观念总是占优势的。
2.恰当地认同他人。能认可别人的存在和重要性,即能认同别人
而不依赖或强求别人,能体验自己在许多方面和大家都是相同
的、相通的,能和别人分享爱和恨、乐与忧以及对未来美好的
憧憬,并且不会因此而失去自我,仍保持着自我的独立性。
3.面对和接受现实。能面对和接受现实,而不论其是好是坏或对
自己有利或不利,即使现实不符合自己的希望与信念,也能设
身处地、实事求是地去面对和接受现实的考验。能够多方面寻
求信息,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正确把握事实的真相,相信自
己的力量,随时接受挑战。
4.主观经验丰富,可供利用。能对自己、周围的事物、人物及环
境有较清楚的知觉,不会迷惑和彷徨,在自己的主观经验世界
里,储存着各种可资利用的信息、知识和技能,并能随时提取
使用。善于发现和利用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同时也能借鉴和学
习别人的长处、优点,以此来解决自身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增
进自己行为的有效性,并且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知识库。
国内的著名心理学家王登峰等根据各方面的研究结果,归纳总结,较为详细地提出了有关心理健康的几条指标: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
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具有自知之明,即对自
己的能力、性格、情绪和优缺点都能做到恰当、客观的评价,
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分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
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
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
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知之明,并且总是对自己不
满意,由于所定的目标和理想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相
差太远而总是自责、自怨、自卑总是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而自
己却又总是无法做到完美无缺,于是,就总是和自己过不去,
结果是使自己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平衡,也无法摆脱自己感到
将会面临的心理危机。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不仅能接
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悦纳他人,能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
和作用。他能为他人所理解,为他人和集体所接受,能与他人
相互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协调和谐,在生活的集体中能融为
一体,乐群性强,既能在与挚友团聚之时共享欢乐,也能在独
处沉思之时而无孤独之感。在与人相处时,积极的态度(如同
情、友善、信任、尊敬等)总是多于消极的态度(如猜疑、嫉
妒、畏惧、敌视等),因而在社会生活中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
较充足的安全感。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总是自别于集体,与
周围的环境和人们格格不入。
3.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心理健康的人珍惜和热爱生活,积极投
身于生活,在生活中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他们在工作中尽可
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从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满足
和激励,把工作看作是乐趣而不是负担。他能把工作的过程中
积累的各种有用的信息、知识和技能存贮起来,便于随时提取
使用,以解决可能遇到的新问题,能够克服各种困难,使自己
的行为更有效率,工作更有成效。
4.面对现实,接受现实,适应现实,改变现实。心理健康的人能
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够主动地去适应现实,进一步地
改造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对周围事物和环境能作出客观的
认识和评价,并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既有高于现实
的理想,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他对自己的能
力有充分的信心,对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能
妥善处理。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以幻想代替现实,不敢面对
时,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接受现实的挑战,总是抱怨自己生不逢
时或责备社会环境对自己不公而怨天尤人,因而无法适应现实
环境。
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心理健康的人愉快、乐观、开
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总是占据优势的,虽然也会有悲、
优、愁、怒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但一般不会长久。他能适当地
表达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
谦虚不卑,自尊自重,在社会交往中既不妄自尊大也不畏缩恐
惧,对于无法得到的东西不过于贪求,争取在社会规范允许范
围内满足自己的各种要求,对于自己能得到的一切感到满意,
心情总是开朗的、乐观的。
6.人格和谐完整。心理健康的人,其人格结构包括气质、能力、
性格和理想、信念、动机、兴趣、人生观等各方面能平衡发
展,人格即人的整体的精神面貌能够完整、协调、和谐地表现
出来。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中和合理的,待人接物能采取恰当
灵活的态度,对外界刺激不会有偏颇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能够
与步调合拍,也能与集体融为一体。
7.智力正常。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
理健康的主要标准,智力是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
考力的操作能力的综合。
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有人的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
有相对应的不同的心理行为表现,从而形成不同年龄阶段独特
的心理行为模式。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与同年龄段大多数人相
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以上列举了一些学者提出的心理健康的评判标准和尺度,一般说来,心理健康的人都能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适应环境,情绪正常,人格和谐。心理健康的人并非没有痛苦和烦恼,而是他们能适时地从痛苦和烦恼中解脱出来,积极地寻求改变不利现状的新途径。他们能够深切领悟人生冲突的严峻性和不可回避性,也能深刻体察人性的阴阳善恶。他们是那些能够自由、适度地表达、展现自己个性的人,并且和环境和谐地相处。他们善于不断地学习,利用各种资源,不断地充实自己。他们也会享受美好人生,同时也明白知足常乐的道理。他们不会去钻牛角尖,而是善于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